一、专业调整到了不得不“变”的拐点 导读:随着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们见证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专业调整。这一轮调整不仅涉及专业布点3389个,更是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一次深刻反思和优化。如何看待此轮专业调整?一拥而上、一拥而下的专业增减是否合理?如何看待各地政府对高校专业调整的行政式引导?日前,围绕相关问题,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邬大光接受了专访。...
阅读详情一、专业调整到了不得不“变”的拐点 导读:随着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们见证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专业调整。这一轮调整不仅涉及专业布点3389个,更是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一次深刻反思和优化。如何看待此轮专业调整?一拥而上、一拥而下的专业增减是否合理?如何看待各地政府对高校专业调整的行政式引导?日前,围绕相关问题,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邬大光接受了专访。...
阅读详情武汉理工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把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举措,坚持“思想引领、数据驱动、协同共享、提质增效”,聚焦工作理念、治理方式、教育教学、综合评价“四个变革”,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以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塑造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思想引领,推动工作理念变革。...
阅读详情学生上课抬头情况如何?课堂气氛是活跃还是沉闷?……每周二晚上,清华大学副教授梁思思上完“城市空间认知与设计概论”通识课后,都会花半小时到一小时回办公室做教学反思记录,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不久前,梁思思带着这堂通识课获评2022年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她还获得了2023年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得益于教学档案袋,自评与反思模块给了我一个动态调整、及时改进课程的契机,陪伴我上好每一节课。...
阅读详情编者按在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层次教育的定位颇为尴尬:它指向更为专业化的研究生教育,但又不是完全的升学教育;为社会各行业输送人才,但又难以与社会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特别是普及化阶段,由这种模糊定位带来的困扰日渐增多,围绕应当注重学术性还是应用性抑或职业性、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等话题,更是聚讼纷纭。本科教育定位之困的原因,究其根本,既有规模扩张后高校学科专业以及课程结构相对稳定与学生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之间的内在矛盾,...
阅读详情“学科”和“专业”这两个词在高等教育中用得十分频繁,却又很难说得清楚。在许多场合,人们往往把它们混为一谈,甚至“学科专业”合并成为一个词,但在另外一些时候,又把它们对立起来。有人说要“强化学科、淡化专业”,也有人说要“强化专业、淡化学科”,如此等等,莫衷一是。只有把“学科”和“专业”等概念搞清楚,才能避免认识上的误区,为高校的改革转型和内涵发展寻找正确的路径。从根本上说,学科与知识的分类有关。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
阅读详情